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衛教宣導 > 衛教主軸(off)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季節交替,加強防範病毒性腸胃炎

季節交替,加強防範病毒性腸胃炎
季節交替,加強防範病毒性腸胃炎
季節交替時,氣溫變化無常,除了要預防流行性感冒,也要防範來勢洶洶的病毒性腸胃炎,尤其在學校等場所,校園學童易發生腹瀉群聚事件。 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有噁心、嘔吐、腹部絞痛和水瀉,全身性的症狀有頭痛、肌肉酸痛、倦怠等,部分病患會有輕微發燒的現象,症狀通常持續1~3天。 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的病原為「諾羅病毒」,只要少量的病毒即可引起症狀,且對酒精有抗性。學生在校期間互動密集,一旦有人不小心食用或接觸受病毒污染的食物、水、器具受到感染,若沒有良好衛生習慣及落實環境衛生,病毒會在無意間一傳十、十傳百。若是準備或處理食品的人感染諾羅病毒,有可能因此污染食品,而經由飲食傳播病毒。易受污染的食品有即食食品、沙拉、三明治、冰品冷飲、水果及生鮮魚貝類。 民眾如果出現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,應充分休息並注意補充水分與營養,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食用清淡飲食,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,待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,再恢復上學或工作,以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傳播的風險。照顧病人、處理糞便及嘔吐物時要戴口罩與手套,並以稀釋漂白水清理可能受病毒污染的器具及環境。 勤用肥皂洗手是防範病毒性腸胃炎的不二法門,正確洗手步驟包括取皂、搓揉、沖水和擦乾手部,大約需要40~60秒,如廁後及進食前一定要洗手。另外,在食品製備及烹調過程中,需注意下列衛生安全原則:避免使用山泉水洗滌、生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、貝類等水產品避免生食、食材應加熱煮熟再食用、飲用包裝水或煮沸後的水等,別讓諾羅病毒有「食」可乘! 有關病毒性腸胃炎防治之相關資訊,可至疾病管制署網站(http://www.cdc.gov.tw,首頁/專業版/傳染病介紹/其他傳染病/病毒性腸胃炎)查詢 資料來源: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 食品安全資訊網

相關連結(或延伸閱讀)

  • 市府分類: 衛生醫療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9-06-12
  • 發布日期: 2017-09-25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北屯區四民衛生所
  • 點閱次數: 84